学校召开2023年中层干部培训班办学思想大讨论之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沙龙
作者:陈慧洁来源:科研处 责任编辑:相远方发布时间:2023-09-11 11:50:17浏览量:

根据2023年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工作安排,为持续巩固和深化“抢抓新机遇,实现新跨越”办学思想大讨论成果,学校党委以全体中层领导干部为对象,以“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,以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”为主题,于8月30日下午同时举行了6场沙龙、1场论坛。其中,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沙龙在文昌校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行。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徐武彬出席沙龙,学校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参加沙龙。活动由科研处处长邓朗妮主持。

与会人员紧紧围绕主题,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一一作了发言。

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沙龙现场

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徐武彬讲话

徐武彬全面总结了学校近几年科研工作的整体情况,分析了当前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困难。一是鼓励各学院积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;二是坚持开展“有组织的科研”,要在重大项目、科研平台、科技奖励、科研团队等方面发力,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;三是聚焦地方产业,充分发挥学科、人才优势,加强校企合作,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,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;四是加强协同创新,突破科研工作瓶颈,推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迈新台阶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第一临床医学院(一附院)副院长黄进瑜表示,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医工结合,加强科研资源的整合和优化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让学校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。

第二临床医学院(二附院)副院长黄汉生表示,我们要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、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,促进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,促进开展医工融合的科研。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,特别是建立人才激励、流动、保障、约束机制和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。

第二临床医学院(二附院)副院长韦富贵表示,我们要聚焦以地域特色产业为主线,突出科研导向,聚集人才队伍,明晰科研主线。以地域需求为导向,立足实际,实施差异化发展。根据地域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,确立重点学科,构建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。鼓励科研人员以"主角"身份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,提高其积极性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丕红表示,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,学院层面一是抓好统筹规划,在充分调研,摸清楚家底的基础上,制定学院层面的科研、学科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;二要抓好管理服务,把有组织的科研做实做细;三要抓好科研团队建设,把科研团队作为主体之一,基于契约,纳入学院年底绩效考核制度设计。

机械汽车学院副院长陆雨薇表示,近年来,学校推进“有组织的科研”成效显著。未来,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持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,扎实走好校企深度协同创新之路,推动学校办学高质量发展。

土建学院副院长陈宇良表示,我们要聚焦地方关键产业特色,着力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的顶层设计;要大力促进人才引育工作,着力建设核心科研团队,夯实有组织的科研的人才基础;要加强政策引导,实现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;要团结各院共同奋进,营造并形成浓厚和谐的学术氛围,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。

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潘盛辉表示,青年科技人才是学院学校科研的主力军,院校如何协同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,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稳定的科研条件和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,有效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成长,是新时期学院科研管理与服务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。一要协同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引育体系,如“3331”政策;二要协同搭建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平台,如跨学科实验室;三要协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奖评机制,如绩效、职称改革。

计算机学院(软件学院)副院长杨凡表示,我们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,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,形成以点带面构建有组织的科研的良好生态;进一步建立与学科特色和研究性质相适应的细化的评价指标;进一步加强基层科研组织建设,并加大支持力度。

医学部副主任、科研办主任伍善广表示,我们要深入推进医工融合及医学门类内学科交叉融合,谋划和培育新兴交叉融合学科,激发新医科的学科增长点。实施校企融汇,积极促进桂中地区民族特色民族医药开发与利用,促进桂中地区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进程和民族医药临床应用的发展。

经管学院副院长梁斐雯表示,匹配国家科技政策导向,改革青年教师科研“培、育”机制,着力培育一批有应用价值的创新知识产权成果。恢复设立校级科研基金项目,重点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进行培育。支持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交叉融合,挥出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组合拳,多措并举,提升人文社科地方影响力。

理学院副院长霍海峰表示,我们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统一,强化管理体制建设,创造良好科研环境。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聚焦研究方向,发挥数学、物理、统计学学科优势,有组织地开展服务柳州产业的科研活动。深入推进产教、科教深度融合,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
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振国表示,为夯实人文社科发展,努力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实力,我们将针对性开展学术培训、研讨会和高水平论文撰写,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学者探讨合作,不断提高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,共同推动我校艺术学科的进步。

外语学院副院长金钱伟表示,我们要健全符合科研规律、培养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,组织打造以优势学科为主体、其他学科为支撑的交叉团队,推动资源整合、科技成果转化供需融合,完善以业绩成果为导向、服务社会的评价体系,有组织培育标志性成果,促进科技自立自强。

体育学院副院长吴菊花表示,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民族体育研究,革新研究思维及模式,守正创新、固本培元,坚持“两个结合”,勇于担负人文社科研究重要使命,全力助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整体实力提升。

继教学院(教育培训中心)副院长、副主任,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副主任黄位健表示,学校和各二级学院要聚焦柳州产业发展,主动为近年来学校新引进的博士牵线搭桥,加强校企合作,深化产教融合,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觉性主动性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。

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、创新中心副主任姜峰表示,我们要拓宽学校科研经费渠道,建立学校与政府、企业、相关商会之间的联系,在“校市相融、校企合作”基础上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“新名片”。有组织布局科研战略方向,以博士点学科建设为核心,对标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实施过程培育,加快组建创新团队。

国交处副处长、港澳台办副主任、国际学院副院长李燕洲表示,我们要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柳州工业特点,服务地方产业,近些年本人专注于“面向东南亚国家的中国汽车售后语言服务”研究,从教材、微课、虚拟仿真、多语种平行语料库方面开发出适用于东南亚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。

科研处副处长杨小龙表示,要坚持多主体协同创新,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,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,减轻科研人员负担,推动我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。

科研处副处长、学报编辑部主任朱晓琴表示,我们要积极探索与政府、科研院校、企业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和运行模式,进一步加大校企联盟、科研平台建设、科技成果推广基地合作,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成果研发及转化机制,为有组织的科研提供方向和基础保障。

上一篇:学校召开2023年中层干部培训班办学思想大讨论第二分主题论坛

下一篇:学校召开2023年中层干部培训班办学思想大讨论之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沙龙

最新动态